網站首頁
學校縱覽
綜合信息
招生就業
人才培養
黨建工作
繼續教育
技師學院
提前招生
人才引進
黨建工作
時政要聞
組織建設
黨風廉政
黨員發展
兩學一做專欄
當前位置:
首頁
>
黨建工作
>
兩學一做專欄
兩學一做專欄
學習領會“七一”講話,堅定文化自信之三:歷史是最好的老師
來源:
作者:phpcms
時間:2018-01-23 10:20:15
歷史是最好的老師,忠實地記錄下每一個民族走過的足跡,也為未來的發展提供啟迪。歷史既是人類總結昨天的記錄,又是把握今天、創造明天的向導。尊重歷史才能贏得歷史的尊重,探究歷史、追根溯源才能認清現實、把握未來。
了解歷史,方知初心。習近平總書記系列重要講話深深根植于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緊密聯系黨史、國史和中華文明史,結合世情、國情和黨情,以史為師,旁征博引,大量運用中國典籍典故,從優秀傳統文化中汲取智慧、營養和力量,用歷史之光照亮前行的道路,彰顯了強烈的歷史使命感和堅定的文化自信。中國共產黨從歷史中一步步走來,繼承和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在總結經驗和汲取挫折教訓中不斷地成長壯大。走得再遠,也不能忘記我們為什么出發。不認真學習和深刻領悟中華民族的悠久歷史,怎么會知道我們今天所走的道路,就源自于中華民族5000年文明史,又怎么能理解中國共產黨領導的革命、建設和改革開放為什么能夠取得成功。對中華歷史文化傳承的深刻把握,讓我們更清楚自己是誰、從哪里來、又要到哪里去。
歷史中有文化的根。一座遺址、一件文物、一段傳說,背后都有歷史的記憶和文化的印記。中華民族綿延不斷的悠久歷史和燦爛文化,造就了深沉的歷史意識和民族精神。中華兒女無論是生活在國內還是國外,都重視尋根問祖,通過祭祖、節慶等傳統儀式,傳承家族譜系,慎終追遠,敬畏祖先。知其然還要知其所以然。中國人愛打破砂鍋問到底,弄清楚來龍去脈,無論做什么學問都講師承、論考據,都要探究歷史,從典章、文字、技藝、器物、制度的傳統中尋找源頭和對現實問題的答案。中國歷史上著名的知識分子,無論是從事工程技術還是學自然科學或人文科學,沒有不熟悉自己歷史文化傳統的。陳寅恪等學者既研究國學和中華傳統文化,又熟悉西方哲學和文明,最終成為學貫中西的大家;葉企孫等科學家,都既有強烈的科學精神,也擁有很深厚的人文素養和尋求民族振興的家國情懷。
歷史是一面鏡子。以史為鏡,可以明得失、知興替。每個國家、每個民族都能從自己歷史中找到今天的影子,現在面臨的很多問題都是歷史的重現。缺乏對歷史的學習和思考,就難以找到解決現實問題的辦法,未來發展就會失去方向。忘記過去、割裂歷史,文化的生命就無法延續,就等于自斷血脈。所以習近平總書記大量引用中華文化經典名句,目的就是要講清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歷史淵源、發展脈絡、根本走向,講清楚中華文化的獨特創造、價值理念。學習總書記系列重要講話,要通過歷史的回放,看清楚我們黨在各個領域的繼承與發展、堅持與深化,就能明白博大精深的優秀傳統文化是我們在世界文化激蕩中站穩腳跟的根基。
往歷史的縱深看多遠、對未來就能看多遠,越有歷史感、越能把明天看清楚。學習領會習近平總書記系列重要講話精神,要把握其思想理論脈絡和歷史文化源流,把歷史擺進去、把自己擺進去,尋根溯源、融匯貫通,真正做到內化于心、外化于行。
來源:中央紀委監察部網站
?
網站首頁
學校縱覽
綜合信息
黨建工作
招生就業
繼續教育
人才培養
人才引進
聯系人:彭老師 招生電話:
0576-85120098 85120908
← 招生咨詢 點擊二維碼在線咨詢
? 2006-2018 浙江汽車職業技術學院版權所有
傳真:0576-85120948 郵件:yb@geely.edu.cn 地址:浙江省臨海市曹家路
浙ICP備09058532號
?
返回首頁
學校縱覽
學院介紹
機構設置
校園掠影
常用電話
綜合信息
學院新聞
通知公告
信息公開
招生就業
人才培養
重點專業
課程建設
《工程材料及成形工藝基礎》
《沖壓工藝與模具設計》
實訓基地
人才培養方案
黨建工作
時政要聞
組織建設
黨風廉政
黨員發展
兩學一做專欄
繼續教育
成人教育
技能鑒定
專升本
技師學院
提前招生
人才引進
招聘信息
聯系方式
教師培養
教師文化
當前位置:
首頁
>
黨建工作
>
兩學一做專欄
兩學一做專欄
學習領會“七一”講話,堅定文化自信之三:歷史是最好的老師
來源:
作者:phpcms
時間:2018-01-23 10:20:15
歷史是最好的老師,忠實地記錄下每一個民族走過的足跡,也為未來的發展提供啟迪。歷史既是人類總結昨天的記錄,又是把握今天、創造明天的向導。尊重歷史才能贏得歷史的尊重,探究歷史、追根溯源才能認清現實、把握未來。
了解歷史,方知初心。習近平總書記系列重要講話深深根植于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緊密聯系黨史、國史和中華文明史,結合世情、國情和黨情,以史為師,旁征博引,大量運用中國典籍典故,從優秀傳統文化中汲取智慧、營養和力量,用歷史之光照亮前行的道路,彰顯了強烈的歷史使命感和堅定的文化自信。中國共產黨從歷史中一步步走來,繼承和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在總結經驗和汲取挫折教訓中不斷地成長壯大。走得再遠,也不能忘記我們為什么出發。不認真學習和深刻領悟中華民族的悠久歷史,怎么會知道我們今天所走的道路,就源自于中華民族5000年文明史,又怎么能理解中國共產黨領導的革命、建設和改革開放為什么能夠取得成功。對中華歷史文化傳承的深刻把握,讓我們更清楚自己是誰、從哪里來、又要到哪里去。
歷史中有文化的根。一座遺址、一件文物、一段傳說,背后都有歷史的記憶和文化的印記。中華民族綿延不斷的悠久歷史和燦爛文化,造就了深沉的歷史意識和民族精神。中華兒女無論是生活在國內還是國外,都重視尋根問祖,通過祭祖、節慶等傳統儀式,傳承家族譜系,慎終追遠,敬畏祖先。知其然還要知其所以然。中國人愛打破砂鍋問到底,弄清楚來龍去脈,無論做什么學問都講師承、論考據,都要探究歷史,從典章、文字、技藝、器物、制度的傳統中尋找源頭和對現實問題的答案。中國歷史上著名的知識分子,無論是從事工程技術還是學自然科學或人文科學,沒有不熟悉自己歷史文化傳統的。陳寅恪等學者既研究國學和中華傳統文化,又熟悉西方哲學和文明,最終成為學貫中西的大家;葉企孫等科學家,都既有強烈的科學精神,也擁有很深厚的人文素養和尋求民族振興的家國情懷。
歷史是一面鏡子。以史為鏡,可以明得失、知興替。每個國家、每個民族都能從自己歷史中找到今天的影子,現在面臨的很多問題都是歷史的重現。缺乏對歷史的學習和思考,就難以找到解決現實問題的辦法,未來發展就會失去方向。忘記過去、割裂歷史,文化的生命就無法延續,就等于自斷血脈。所以習近平總書記大量引用中華文化經典名句,目的就是要講清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歷史淵源、發展脈絡、根本走向,講清楚中華文化的獨特創造、價值理念。學習總書記系列重要講話,要通過歷史的回放,看清楚我們黨在各個領域的繼承與發展、堅持與深化,就能明白博大精深的優秀傳統文化是我們在世界文化激蕩中站穩腳跟的根基。
往歷史的縱深看多遠、對未來就能看多遠,越有歷史感、越能把明天看清楚。學習領會習近平總書記系列重要講話精神,要把握其思想理論脈絡和歷史文化源流,把歷史擺進去、把自己擺進去,尋根溯源、融匯貫通,真正做到內化于心、外化于行。
來源:中央紀委監察部網站
?
聯系人:彭老師 招生電話:
0576-85120098 撥號
0576-85120908
← 招生咨詢 掃碼加入QQ群
? 2006-2018 浙江汽車職業技術學院版權所有
傳真:0576-85120948 郵件:yb@geely.edu.cn
地址:浙江省臨海市曹家路
浙ICP備0905853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