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學校縱覽
綜合信息
招生就業
人才培養
黨建工作
繼續教育
高職擴招
提前招生
人才引進
綜合信息
學院新聞
通知公告
信息公開
當前位置:
首頁
>
招生就業
>
就業動態
就業動態
畢業生注意啦!求職警惕八類陷阱!
來源:
作者:院辦
時間:2023-05-24 09:46:00
正值求職季,高校畢業生即將走向職場。大家在努力找到心儀工作的同時,也要小心求職騙局。
1、黑中介陷阱
一些非法職業介紹機構以介紹工作為名,變相收取各種名目費用。他們沒有人力資源服務許可等相關資質,以冒充或偽造相關資質騙取求職畢業生信息。
防范提示:畢業生應當優先選擇公共就業人才服務機構和正規市場中介機構,了解其經營范圍是否包含職業介紹業務,是否具備《人力資源服務許可證》。與市場中介機構簽訂協議時,要看清簽約的內容,不要盲目簽字。
2、兼職陷阱
一些詐騙分子打著高薪兼職、刷單返現等幌子進行詐騙。其特點是門檻較低,號稱輕松兼職、薪酬豐厚。
防范提示:畢業生不要輕信既輕松又賺錢的好差事,應了解崗位的市場薪資水平。同時注意個人信息安全,不輕易泄露銀行卡、網銀等密碼信息,不隨意打開陌生網址鏈接。
3、收費陷阱
用人單位或中介機構以招聘為名,收取報名費、服裝費、體檢費、培訓費、押金、崗位穩定金、資料審核費等費用。有些中介機構與不法用人單位合作,先由中介機構以推薦工作為名收費,入職時,不法用人單位編造各種理由拒絕畢業生上崗或中途辭退。
防范提示:畢業生要謹記,應聘工作不需要費用,對于需要交費的招聘面試實習等要謹慎對待,核實有無收費的法律依據。
4、借貸陷阱
個別中介機構或用人單位以高薪就業為誘餌,承諾培訓后包就業,但須向指定借貸機構貸款支付培訓費用。培訓結束后,培訓機構往往難以兌現承諾,畢業生可能會面臨身負高額借貸又沒能就業的不利局面。
防范提示:畢業生要看機構或企業經營范圍是否包含培訓內容,慎重簽署貸款協議或含有貸款內容的培訓協議,注意保留相關材料。
5、傳銷陷阱
傳銷一般以輕松賺大錢、無需面試直接上崗為噱頭。傳銷面試或工作地點比較偏僻且轉換頻繁,公司業務不能清晰說明。
防范提示:畢業生務必清楚傳銷屬于違法行為,對發展下線的宣傳,要保持高度清醒。如果不慎進入傳銷,第一時間脫身報警。
6、合同陷阱
在簽訂勞動合同過程中,個別用人單位為降低成本、規避責任而侵權。有的僅簽訂《就業協議書》,或口頭約定工作事項。有的合同內容簡單,缺少工資、勞動條件等內容。有的同時準備兩份不同薪資的“陰陽合同”。有的包含“霸王條款”,要求無條件服從加班、試用期離職不結算工資等。
防范提示:建立勞動關系雙方應當訂立書面勞動合同。要注意勞動合同是否具備《勞動合同法》規定的必備條款(用人單位基本情況、合同期限、工作內容和地點、工作時間和休息休假、勞動報酬、社會保險、勞動條件等),高度警惕其中于法無據、明顯不合理的條款。
7、試用期陷阱
有的用人單位超過法定上限約定長時間試用期,或重復約定試用期。有的以試用期為由,支付工資低于當地最低工資標準,或不繳納社會保險。還有的大量招聘應屆畢業生,約定較低的工資,等試用期結束后,以各種理由解聘,“假試用,真使用”。
防范提示:任何違反法律規定的試用期約定無效,試用期最長不超過6個月,同一用人單位與同一勞動者只能約定一次試用期;以完成一定工作任務為期限的勞動合同或者勞動合同期限不滿3個月的,不得約定試用期;勞動合同僅約定試用期的,試用期不成立,該期限為勞動合同期限。試用期期間,應繳納社保,工資水平不低于單位相同崗位最低檔工資或不低于勞動合同約定工資的80%,并不低于當地最低工資標準。
8、信息陷阱
有的用人單位夸大單位規模、發展前景、工資和福利等。有的模糊處理工作內容,將銷售員、業務員等職位美化成“市場部經理”“事業部總監”等有誘惑力的名稱。
防范提示:畢業生可通過企業官網、工商登記注冊信息等查詢用人單位情況,對長時間大量招聘、離職率高的,要提高警惕。
在此提醒廣大高校畢業生,要通過合法、正當的信息渠道了解招聘信息,可以到各地公共就業人才服務機構、公共招聘網站求職。一旦遭遇上述情況,請立即撥打12333電話或前往地方人社相關部門投訴舉報。如果人身安全受到威脅或傷害,請立即報警。
?
網站首頁
學校縱覽
綜合信息
黨建工作
招生就業
繼續教育
人才培養
人才引進
聯系人:彭老師 招生電話:
0576-85120098 85120908
← 招生咨詢 點擊二維碼在線咨詢
? 2006-2018 浙江汽車職業技術學院版權所有
傳真:0576-85120948 郵件:yb@geely.edu.cn 地址:浙江省臨海市雙林南路589號
浙ICP備09058532號
?
返回首頁
學校縱覽
學院介紹
機構設置
校園掠影
常用電話
綜合信息
學院新聞
通知公告
信息公開
招生就業
人才培養
重點專業
課程建設
《工程材料及成形工藝基礎》
《沖壓工藝與模具設計》
實訓基地
人才培養方案
黨建工作
時政要聞
組織建設
黨風廉政
黨員發展
兩學一做專欄
繼續教育
成人教育
技能鑒定
專升本
高職擴招
提前招生
人才引進
招聘信息
聯系方式
教師培養
教師文化
當前位置:
首頁
>
招生就業
>
就業動態
就業動態
畢業生注意啦!求職警惕八類陷阱!
來源:
作者:院辦
時間:2023-05-24 09:46:00
正值求職季,高校畢業生即將走向職場。大家在努力找到心儀工作的同時,也要小心求職騙局。
1、黑中介陷阱
一些非法職業介紹機構以介紹工作為名,變相收取各種名目費用。他們沒有人力資源服務許可等相關資質,以冒充或偽造相關資質騙取求職畢業生信息。
防范提示:畢業生應當優先選擇公共就業人才服務機構和正規市場中介機構,了解其經營范圍是否包含職業介紹業務,是否具備《人力資源服務許可證》。與市場中介機構簽訂協議時,要看清簽約的內容,不要盲目簽字。
2、兼職陷阱
一些詐騙分子打著高薪兼職、刷單返現等幌子進行詐騙。其特點是門檻較低,號稱輕松兼職、薪酬豐厚。
防范提示:畢業生不要輕信既輕松又賺錢的好差事,應了解崗位的市場薪資水平。同時注意個人信息安全,不輕易泄露銀行卡、網銀等密碼信息,不隨意打開陌生網址鏈接。
3、收費陷阱
用人單位或中介機構以招聘為名,收取報名費、服裝費、體檢費、培訓費、押金、崗位穩定金、資料審核費等費用。有些中介機構與不法用人單位合作,先由中介機構以推薦工作為名收費,入職時,不法用人單位編造各種理由拒絕畢業生上崗或中途辭退。
防范提示:畢業生要謹記,應聘工作不需要費用,對于需要交費的招聘面試實習等要謹慎對待,核實有無收費的法律依據。
4、借貸陷阱
個別中介機構或用人單位以高薪就業為誘餌,承諾培訓后包就業,但須向指定借貸機構貸款支付培訓費用。培訓結束后,培訓機構往往難以兌現承諾,畢業生可能會面臨身負高額借貸又沒能就業的不利局面。
防范提示:畢業生要看機構或企業經營范圍是否包含培訓內容,慎重簽署貸款協議或含有貸款內容的培訓協議,注意保留相關材料。
5、傳銷陷阱
傳銷一般以輕松賺大錢、無需面試直接上崗為噱頭。傳銷面試或工作地點比較偏僻且轉換頻繁,公司業務不能清晰說明。
防范提示:畢業生務必清楚傳銷屬于違法行為,對發展下線的宣傳,要保持高度清醒。如果不慎進入傳銷,第一時間脫身報警。
6、合同陷阱
在簽訂勞動合同過程中,個別用人單位為降低成本、規避責任而侵權。有的僅簽訂《就業協議書》,或口頭約定工作事項。有的合同內容簡單,缺少工資、勞動條件等內容。有的同時準備兩份不同薪資的“陰陽合同”。有的包含“霸王條款”,要求無條件服從加班、試用期離職不結算工資等。
防范提示:建立勞動關系雙方應當訂立書面勞動合同。要注意勞動合同是否具備《勞動合同法》規定的必備條款(用人單位基本情況、合同期限、工作內容和地點、工作時間和休息休假、勞動報酬、社會保險、勞動條件等),高度警惕其中于法無據、明顯不合理的條款。
7、試用期陷阱
有的用人單位超過法定上限約定長時間試用期,或重復約定試用期。有的以試用期為由,支付工資低于當地最低工資標準,或不繳納社會保險。還有的大量招聘應屆畢業生,約定較低的工資,等試用期結束后,以各種理由解聘,“假試用,真使用”。
防范提示:任何違反法律規定的試用期約定無效,試用期最長不超過6個月,同一用人單位與同一勞動者只能約定一次試用期;以完成一定工作任務為期限的勞動合同或者勞動合同期限不滿3個月的,不得約定試用期;勞動合同僅約定試用期的,試用期不成立,該期限為勞動合同期限。試用期期間,應繳納社保,工資水平不低于單位相同崗位最低檔工資或不低于勞動合同約定工資的80%,并不低于當地最低工資標準。
8、信息陷阱
有的用人單位夸大單位規模、發展前景、工資和福利等。有的模糊處理工作內容,將銷售員、業務員等職位美化成“市場部經理”“事業部總監”等有誘惑力的名稱。
防范提示:畢業生可通過企業官網、工商登記注冊信息等查詢用人單位情況,對長時間大量招聘、離職率高的,要提高警惕。
在此提醒廣大高校畢業生,要通過合法、正當的信息渠道了解招聘信息,可以到各地公共就業人才服務機構、公共招聘網站求職。一旦遭遇上述情況,請立即撥打12333電話或前往地方人社相關部門投訴舉報。如果人身安全受到威脅或傷害,請立即報警。
?
聯系人:彭老師 招生電話:
0576-85120098 撥號
0576-85120908
← 招生咨詢 掃碼加入QQ群
? 2006-2018 浙江汽車職業技術學院版權所有
傳真:0576-85120948 郵件:yb@geely.edu.cn
地址:浙江省臨海市雙林南路589號
浙ICP備0905853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