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當前位置: 首頁 > 綜合信息 > 學院新聞

學院新聞

數控實訓教學改革,我們一直在路上

來源:   作者:phpcms   時間:2018-01-23 09:27:24
    細心的師生們可能會發現,位于我院實訓樓一樓的機械工程系數控加工中心實訓車間和數控車實訓車間,已經發生了變化,原來光禿禿的墻上現已布置了典型項目的數控工藝方案和編程方案;在車間的各角落,你還能找到“材料分庫”、“發料處”、“檢驗臺”等標志和工作區域;原來布置的理論教學區,也正在逐漸被分組討論區所替代……
    這些能看到的變化,顯示出機械工程系數控實訓教學正在經歷一場對接企業需求的深刻變革。
    數控編程和數控加工機床操作實訓,是我院數控、模具、機制專業的重要實訓內容,但長期以來,和大部分開設數控專業的院校一樣,我們面臨同樣的困境:數控專業實訓教學中大部分為消耗性實訓(即消耗原材料和刀具等),與生產實際相結合的生產性實訓比較少。其結果是:學生學習針對性不強,所學非所用,到頭來還得重新熟悉與學習,而且消耗性實訓使實訓教學成本居高不下;學生的實訓效果總是難以跟上企業的需求,企業抱怨學生對本專業的基本技能掌握不夠扎實,缺乏創新意識。
    通過與往屆畢業生的交流和討論,我們發現,傳統實訓模式,效果差強人意,導致畢業生與當前的數控行業發展及企業的要求存在較大的差距,這些差距集中反映在一個方面,即畢業生的工藝綜合能力比較薄弱。具體是:對機械零件結構的工藝性認知、加工工藝規程編制及刀具、夾具、量具、工程材料與熱處理等知識的綜合運用能力不強,在整個零件的加工工藝與數控加工工藝的銜接與應用上,存在明顯的欠缺。
    如何改變現狀?機械工程系充分發揮實訓老師企業經驗豐富的優勢,不斷研究和探討,一致認為,數控加工實訓教學環節,應以完整的生產項目為載體,通過零件的設計與制造項目,把學生所學專業知識及操作技能進行綜合應用,使學生以主動的方式進行學習,把最新的知識、技能應用于其中,系統地培養學生的職業能力和團隊協作能力,提高自身綜合素質,同時注意培養學生的職業素養,讓學生具備“會工作、會共處、會做人”等社會能力。
    在實訓內容上,機械工程系充分考慮現有條件,結合學生綜合知識,面向企業需求實際,合理選擇和設計實訓項目,制定實訓過程方案,并讓學生分組實踐。
    實訓中,首先由指導教師說明所加工零件的材料性質及相關性能,目的是讓學生能根據不同的材料正確選擇不同的加工工藝流程與工藝參數。其次是讓學生根據所學知識與零件結構的工藝性,提出從毛坯開始到整個零件加工完成的加工工藝方案,尤其是根據零件的結構特征制定數控加工的詳細工藝。此時特別提醒學生注意在整個零件的加工工藝與數控加工工藝之間的銜接。初步工藝方案制定后,學生的工作流程通常是先收集資料,查詢資料,正確選擇刀具、夾具、量具,填寫相應的工藝卡片,精心準備,完成每個實訓項目及環節。在實訓項目的實施過程中,指導教師在學生遇到問題時鼓勵其主動查閱相關資料,提高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
    在實訓流程上,打造企業化的管理方式,如領用材料時,需要學生到發料處登記領用;如產品檢驗時,模擬企業“三檢制”操作流程等,通過把教學活動與企業實際工作融為一體,使學生在實際工作的情景中學習,培養實際工作能力。也只有與實際工作環境的情景相近,才能更好地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學生畢業后才能更好、更快地適應工作崗位要求。
    我們有理由相信,隨著數控實訓教學的不斷變革,我們的學生的綜合技能、綜合素養和學習熱情將會得到更大提升,他們畢業后也能更快適應實際工作,更好地滿足企業的用人需求。
機械工程系供稿
 
?